(党委宣传部 鲁超飞)日前,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红色专项竞赛完成了江西赛区评比,全省共有10件作品入闱国赛线下答辩环节。

其中,我校作品《一张特别的借据》位列第4名,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入闱国赛的专科院校作品。
学校党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专家力量打磨该项目。5月13日,由校团委组织的项目预答辩会议在办公楼举行,校党委书记吴胜生,党委副书记、校长叶剑,党委副书记舒红群,副校长李峻薇,及党委宣传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预答辩评委,对该项目进行深度打磨,为团队成员加油鼓劲。

该作品由我校中央苏区(贵溪)红色寻访项目(以下简称“红色寻访”项目)团队完成。项目团队深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寻找当年赣东北苏区贵溪革命先辈的足迹,探寻苏区精神的红色密码。
“红色寻访”项目团队以一张特别的借据为切入点,以点带面,用一个小故事勾连起整段宏大的革命历史。
1934年,贵溪苏区大部分沦陷,形势十分严峻,中心县委在各交通要道的制高点布下红色堡垒作艰苦的斗争。夏家四门山便是其中一个,是阻击敌军进攻的要塞。县委派原红十军黄根来等率领战士21人,坚守在四门山上苦战数十天,弹药粮食等补给物资严重匮乏。不得已,老指挥员黄根来向老乡家借来粮食,并坚持留下借据,以便战争胜利后偿还。解放后,政府曾多次派员来偿还,但老乡都拒绝了。老乡说祖辈交代过,借据以后还要代代相传,因为它是为革命出过力的证明,是祖祖辈辈的光荣,要让子孙后代把这种荣耀和精神世代相传。

“红色寻访”项目团队对这张借据背后的故事进行了充分挖掘,以小见大,一张借据,承载了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同苏区百姓浓浓的鱼水之情,印证了中国共产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人民立场。
今后,该项目团队将继续深入红色基地,弘扬红色文化,投身社会实践,传承红色精神。
江西师专充分发挥师范生专业特长,目前,已经与周坊、白田等乡镇建立了合作关系,定点开展志愿支教和送文化下乡活动,让经过血与火洗礼的红色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